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127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,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
日前IE瀏覽器退役登上熱搜,有網友表示“一個時代結束了”,也有網友表示“喜大普奔”。部分用戶對於IE瀏覽器即將退役表露出了些許擔憂,例如一些考試報名網站如何登陸?還有網友指出:以後工程師寫代碼終於不用兼容IE了。
眾說紛紜,但IE的沒落是不爭的事實,據相關數據顯示,IE在全球台式電腦瀏覽器市場上份額不到2%。
雖然中國瀏覽器市場起步晚,經過多年發展,也誕生不少瀏覽器品牌。但從技術層麵講,國內目前還沒有誕生一個自主研發的瀏覽器內核,一些國際巨頭,如穀歌仍占領絕大部分市場份額。
IE的退出則給中國網民帶來了一係列後遺症,同時也引發了國產瀏覽器何時能夠突圍的思考。關於國內是否有必要進行瀏覽器自主研發,以及IE瀏覽器退役所帶來的不兼容以及安全性等問題的應對,雷峰網與360PC瀏覽器事業部總經理杭程進行了一次深入的對談。
作為一個2009年就加入360的老兵,杭程從一開始做技術到做產品,在瀏覽器領域深耕了11年。他表示:“IE的退出,對於中國市場的上下遊環境還是產生一定影響,而對於用戶主動使用影響不大。”
公開資料顯示,目前360PC瀏覽器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了86.60%,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達4.25億。
杭程認為,IE退市對中國市場的瀏覽器用戶使用的格局影響不是特別大;但是對基於IE開發的網站會產生一定影響。
IE瀏覽器退市“後遺症”
瀏覽器的故事雖然是從1994年的網景瀏覽器開始的,但是統治時間最長、最為著名的莫過於微軟的IE係列瀏覽器。風頭最盛的時候,達到了95%市占率。雖然微軟表示:“Edge瀏覽器已經非常成熟,完全可以替代IE瀏覽器。”但是在兼容性方麵,IE還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瀏覽器領域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領域,IE瀏覽器的普及性,導致很多網站開發者做的頁麵還是針對於IE特殊的標準。另一方麵,穀歌的生態保護性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——許多基於穀歌的API接口並不支持,因此大多數開發者還是基於IE進行開發。
隨著IE瀏覽器的退役,為基於IE內核開發的網站和應用留下了隱患。
杭程告訴雷峰網:“Chrome完全支持匹配HTML5標準,但是IE相對來說有些脫軌”。對於Web開發來說,支持HTML5,可以實現免插件的視頻、圖像動畫、本體存儲等多種炫酷而重要的功能。舉例來說IE支持的window.showModalDialog等API,穀歌就不支持。如果未來IE也不支持了,那麽基於IE所開發的網站都將麵臨兼容性的風險。比如網銀、ActiveX控件不能用,那麽網銀的登陸、支付就會遇到問題。
另外許多政府的網站都是基於IE內核開發的。所以在IE宣布退役後,也有一些網友提出擔憂: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網站等此前需要用IE瀏覽器才能打開的網站,以後該怎麽登錄?
那麽,確實需要用IE瀏覽器才能打開的網站,特別是對於IE深度綁定的企業,究竟該采取什麽樣的措施應對這次“退役事件”呢?
杭程建議網站或企業及時自查,“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工作” 他解釋,如果是按照HTML標準寫的代碼,應該問題不大。但像銀行、網銀等深度綁定的應用幾乎都麵臨“重做”。
杭程同時表示,盡管如此,企業級用戶也不必太過擔憂。即使IE不能用了,目前國內一些平台廠商也已經具備技術能力和儲備,為企業爭取更多的時間,度過緩衝期,平穩更新版本。比如杭程掌舵的360瀏覽器,其機器程序可做到自動識別,為缺乏自查能力的企業級用戶和開發者提出修改建議。據了解,此前的XP係統退出還有windows升級等,360也幫助做了漏洞補丁和升級,為海量企業級用戶爭取更多網站修改的時間,避免遭遇攻擊。
重複“造輪子”的究竟有無必要
事實上,很多國產瀏覽器依然在使用國外瀏覽器的內核。也就是說,國產瀏覽器並沒有實現真正的自主。那麽到底有必要自己開發瀏覽器內核嗎?
在雷峰網的采訪中,曾有技術人員表示:研發一款成熟的瀏覽器內核,代碼量在數千萬至上億條之間,而且至少需要1000名熟練工程師,花費5年以上,成本將高達數十億。
如此高的成本,如果不基於現有的內核進行開發,反而重複“造輪子”這件事究竟有沒有必要?
首先需要明確,瀏覽器和瀏覽器內核是不同的概念,瀏覽器指的是Chrome、Firefox、Safari、Opera等,而瀏覽器內核則是Blink、Webkit、Gecko、Trident等。Trident內核也普遍被認為是IE內核,但是其也是微軟收購其他公司再修改代碼所開發的;Apple基於開源引擎KHTML自己改出了Webkit內核。而Webkit也備受軟件行業青睞,就連穀歌 chromium內核也是基於Webkit修改的。
再來看我國瀏覽器的研發情況。據了解,國內企業一開始大都是基於IE瀏覽器內核開發,然後又基於IE和Webkit雙核開發,最後都轉用了Chromium內核,
瀏覽器內核是否值得自主研發,杭程認為要分兩個方麵看待:一方麵,在應用層麵,中國也已經做了本土化的功能,而且目前看來做的還不錯,像360就支持雙內核,兼容IE和穀歌;另一方麵,在內核層麵,從0到1做一個新內核進行PK,其必要性有待評估。
有一種判斷是,在國內,隻要解決瀏覽器卡脖子的關鍵問題,就可以暫時規避避免重複造輪子。而瀏覽器卡脖子的關鍵不在內核,其中一個“卡點”來自根證書信任問題。
“如果有一天國外廠商不再給我們頒發https證書(即SSL證書),而是把我們的域名加入不信任列表,那麽我們以https為域名的網站都將打不開”杭程解釋,因為不管是Chrome還是Edge等內核瀏覽器,都默認跟國際證書接軌,如果國際證書一旦停止信任的話,那現在國內基於IE或者Chrome的瀏覽器,將都不能打開這些網站。
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建立中國自有的根證書體係。目前中國已經建立了CFCA全球服務器證書(SSL證書),該證書結合我國國情,在密碼算法、安全技術服務等方麵兼容國際和國產算法。
而為了擺脫第三方簽發中級證書頒發機構的依賴,此前穀歌已經推出了自有CA根證書。在中國,360也成為國內首家創建自有根證書和支持國密證書的瀏覽器廠商。這意味著,如果未來更多的瀏覽器支持國密證書,那麽中國也可以給自己的網站發證書。
杭程表示:“對於國內瀏覽器來講,最關鍵的不是突破技術差距和成本的難題,更重要的是解決卡脖子的問題,也是一個生態問題。”如果做一個新的內核,那麽就需要現有的所有網站進行適配,這一工作量和操作難度是最難解決的問題。
SaaS化服務是瀏覽器市場的下一代紅利
IE的退出是一個時代的終結。在互聯網的萌芽期,瀏覽器是電腦連接互聯網最重要的工具。而移動互聯網變化之快,比互聯網有過之而不及。在曆史的車輪下,瀏覽器市場總是風起雲湧,不曾平靜過。
麵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衝擊,杭程認為,從市場大盤來看,瀏覽器用戶訴求不會降低,畢竟電腦上網辦公娛樂等都離不開瀏覽器。另一方麵,瀏覽器的訴求會不降反升。
在杭程看來,“SaaS化服務是瀏覽器市場的下一代紅利。”具體來看,目前隨著移動辦公的需求增加,很多辦公應用基本開始SaaS化。
如果說過去線上辦公的風潮還沒有盛行,隨著疫情逐漸成為常態,線上協同辦公成為了剛需。例如在線協同設計軟件、在線文檔以及OA係統線上化等,跨平台協作讓瀏覽器需求不降反增。
這也意味著企業SaaS化服務,或將成為瀏覽器市場新的增長點。
眾所周知,瀏覽器的商業模式是通過上網體驗優化、提供上網幫助並向用戶推進廣告進而變現。穀歌亦是如此,穀歌通過深度綁定穀歌搜索從而完善自己的生態。主要需求也是以滿足用戶生活娛樂的需求,為其提供搜索以及個性化皮膚、插件等。而現在,生活娛樂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。
因此,線上辦公需求的增加,也為瀏覽器開辟出新的商業模式。目前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嚐試企業版瀏覽器,而瀏覽器廠商也將SaaS服務作為新的賣點。
舉例來說,部署企業版瀏覽器。首先,管理員可以非常方便地管理所有端的用戶行為,比如設置統一頁麵或者為企業的OA係統、ERP係統、GM係統等統一裝插件,不需要用戶自己操作;其次,可以在瀏覽器底層設置水印,相比OA係統水印更加不容易被屏蔽掉;再次,如果有些網站需要用IE內核打開,隻要在後台配置好即可鎖定操作,不需要用戶手動配置。
杭程認為,中國產業數字化發展對國內瀏覽器廠商來說,是個機會。他透露,未來360會著重增加辦公相關的需求,例如聯合辦公SaaS服務廠商進行深度綁定,“築起360瀏覽器新的護城河。”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发表评论